最新消息
四川古寺千年古樹竟藏罕見“樹抱佛”奇景門票0元卻少有人知! | 2021-12-15 |
文章来源:由「百度新聞」平台非商業用途取用"http://k.sina.com.cn/article_7453483103_1bc43205f00100vt1v.html" 始建于隋開皇二年(582年)的樂至報國寺位于四川省樂至縣龍門鄉金龜山,距今已有1400多年歷史。千百年來寺廟歷盡滄桑,幾度興廢,現存佛像500余尊,有著“千佛巖”的美譽。此外,報國寺的“三絕”奇景也一直為人津津樂道,吸引著大批游客慕名前來。 報國寺占地三萬多平方米,建有天王殿、大雄寶殿、觀音殿、地藏殿、祖師殿等五重殿堂。寺院四周青山環抱,環境清幽,千年古樹與摩崖造像融為一體,蔚為壯觀。其中最令人驚嘆的是位于主殿正前方的千年“樹抱佛”奇觀。 據說多年前幾位翻修寺廟的工匠在一棵大榕樹的樹根下發現有佛像。后經長達3個月的挖掘整理,千余尊摩崖造像浮出地面。這些大小不一、神態各異的佛像鑲嵌在一棵千年古榕樹的樹根中,形成了佛與樹相伴而生的奇異景觀。 經專家考證,其中最大的佛龕“觀無量壽經變”是中晚唐到五代時期四川地區最流行的佛教造像題材。于是推斷其造像年代約為大蜀廣政二十六年(963年),這說明了佛像在盤根錯節的樹根中存在已長達千年之久。 由于栽種榕樹是四川寺廟自古以來的傳統,這棵榕樹的樹齡也應在千年以上。然而令人疑惑的是,這上千尊佛像是如何被安放進樹根之中的?而如果是先放佛像后栽樹,那么樹根又怎會如此完美地生長成“天然佛龕”,將每尊佛像保護得如此完整? 令人遺憾的是,近年來古榕樹的樹根已有腐爛跡象,如果不加以防治,千年奇觀可能不久后就會消失。除了“樹抱佛”,寺內的明代石棺也被譽為“三絕”之一,這些依巖開鑿于蒼松翠柏之間的石棺,鏤空雕刻的花紋極為精細生動,是歷代高僧的安息之地。 報國寺還供奉著從緬甸迎請的37尊玉佛,其數量之多、佛像之大,在國內尚屬罕見。特別是一尊高4.13米、重10余噸的接引佛,高度和重量均為蜀中之最。樂至也因此有了“中國西部玉佛之鄉”的美譽。 樂至報國寺千百年來高僧輩出,德行高尚,具有濃厚的佛教文化底蘊。寺內沒有任何商業氣息,也不接待旅游者,甚至不留不勞動、不按作息念經的和尚,因此自古被譽為“蜀中凈土”,假如有機會的話,您也不妨來這里走走轉轉吧。 關鍵字標籤:佛像製作 |
|
![]() |